第十章:琢 對
對仗亦稱「對偶」或「儷詞」。即是將相似或相反之意思,用相同之字數和筆法以構成華美之詞句。由於漢字為方塊文字,且一字一音,最適宜構成相對之詞句。故對仗為我國文學特有之修詞方法。無論詩、賦、詞、曲或四六駢文,對仗往往佔有極為重要之地位。劉勰【文心雕龍】儷辭篇開宗明義即云:「造化賦形,肢體必雙,神理為用,事不孤立。夫心生文辭,運裁百慮,高下相須,自然成對……」。以人體之四肢來形容對偶之相稱,最是切確不過。對仗之好處為勻稱、平衡、圓滿及兼具映襯之效用。律詩中之「頷、頸」兩聯,原則上必須對仗,以避免八句中語氣過於雷同(參閱第八章一六一、六二頁)。在文法上,過於單調即變成枯燥乏味。然其中仍有某些變例。試舉例於下:
· 一:全篇不對者如李白之【夜泊牛渚懷古】:
牛渚西江夜,青天無片雲;
登舟望秋月,空憶謝將軍;